水不僅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要素,也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面對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工業發展的挑戰,水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已成為全球熱點話題。水資源利用也是ESG框架中重點關注的議題,境內外幾乎所有ESG相關披露指引都明確要求企業對其水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詳細披露,以推動企業勇擔水資源管理責任。
本文分析比較境內外三份ESG披露指引——《GRI 303:水資源與污水2018》(以下簡稱“GRI 303”)、三大交易所分別發布的《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和港交所附錄二十七《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港交所ESG指引”)中有關水資源披露的具體要求,并介紹優秀實踐案例,期望為企業提供參照和啟示,助力其在水資源管理上實現持續性目標。
|
a.組織如何與水資源相互影響,包括取水、耗水和排水的方式與地點,造成的或增加的水資源相關影響,或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透過商業關系直接產生的水資源相關影響(如,徑流造成的影響)。b.用于確定水資源相關影響的方法,包括評估范圍、時間框架、采用的任何工具或方法。c.處理水資源相關影響的方式,包括組織如何與利益相關方合作,可持續管理作為共有資源的水,如何與具有水資源相關重大影響的供應商或客戶合作。d.說明在組織的管理方法中,制定任何水資源相關目標的過程,以及此等管理方法如何適應存在用水壓力的各地區公共政策和地方背景。a.說明污水排放的最低標準,以及確定這些標準的方式
|
|
《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
|
第三十四條披露主體應當集約、高效利用能源、水、原材料等資源,加強資源使用過程節約管理,推動生產、流通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第三十六條披露主體應當披露報告期內使用水資源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一)水資源使用的基本情況,包括但不限于總耗水量(以噸計算)及使用強度(如以每產量單位計算)等;(二)水資源節約目標以及具體措施,水資源回收利用情況及水資源使用存在的具體困難(如有)。
|
|
注:資源可用于生產、儲存、運輸、樓宇、電子設備等。
|
指標A2.2總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指標A2.4描述求取適用水源上可有任何問題,以及所訂立的用水效益目標及為達到這些目標所采取的步驟。
|
三份標準都要求企業披露水資源使用的基本情況如耗水量和強度等數據,除此之外,《指引》的要求相對寬松,不強制企業披露節水目標等水資源利用情況。而港交所ESG指引已在香港地區推行多年,同時,港交所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完善ESG框架和細則,因此在數據披露的基礎上要求企業加強管理方法的披露,如管理制度和目標設立的過程。GRI 303則最為詳細復雜,且具有一定的實施難度,需要企業披露其與水資源的相互影響,并披露確定影響的方式方法。
水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對于伊利集團尤為重要,從畜牧養殖到乳制品生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任一環節的管理不當都會導致水資源過度使用或將造成水體污染,對水安全構成威脅。伊利集團堅持水足跡全生命周期管理,剖析自身生產運營涉及的水風險,協同牧場及供應商開展節水項目,降低水資源用量。此外,伊利成立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負責集團公司水資源管理戰略和績效監督,并由董事長兼總裁擔任主任。通過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公司對取水、用水、排水進行系統管理,并聯動上下游合作伙伴,制定水資源管理規劃,確定產業鏈中長期目標,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水資源管理網絡。2023年,伊利的低水足跡倡議“LWFi (Low Water Footprint Initiative)”行動計劃正式獲得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批準并在官網公開發布,成為承諾和獲批加入聯合國《水行動議程》(UN Water Action Agenda)的首家中國企業。
|
應用UNEP-SETAC生命周期倡議的WULCA工作組開發的AWARE工具,根據工廠所在地地域特點、用水量影響、當地監管要求、水資源稟賦情況,識別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水環境等水相關風險,重點依據AWARE水稀缺因子評估各工廠的水風險,劃分為1-4級不同風險等級,工廠覆蓋率達100%。
|
|
遵循“目標-風險-控制”的內部控制核心價值理念,搭建“風險/缺陷識別-風險/缺陷整改監控-審計評價”全員參與的水風險管理機制,摸索出適用于食品行業的“LWF”(LowWaterFootprint)低水足跡模式。伊利通過識別水資源的風險和機遇,制定量化考核目標,工廠100%推廣實施節水項目,持續降低水資源壓力。
|
|
使用《ISO14046環境管理水足跡原則、要求與指南》,為試點公司開展組織及產品層面的LCA(全生命周期)水稀缺足跡的認證。
|
(二)農夫山泉:以水源地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為兩大支點進行水資源管理農夫山泉將可持續水資源的理念貫穿于全價值鏈,嚴格保護現有水源地,持續對水源地附近生態環境、水源質量進行監控,將運營對生態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農夫山泉積極推動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生產用水量。農夫山泉的報告在遵循港交所ESG指引披露要求的基礎上,參照GRI 303進行水資源相關信息的進一步披露,分析取水活動對水源地生態造成的影響,以此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
搭建管理架構
|
由公司高級管理層和公共政策與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對水資源管理績效進行統籌管理和監督,于各工廠設置水資源管理小組,依據內部制度《水耗用管理規范》進行指導監督,推動各工廠落實強化用水管理和用水結構調整工作。
|
設立用水目標
|
用水強度2030下降20%(基準年為2020年)。
|
開展節水措施
|
從節水設計(如冷凝水回收等)、節水改造和節水管理三個方面開展可持續用水相關舉措,持續對工廠內用水強度較高的生產線進行盤查與優化設計。
|
隨著《指引》的出臺,監管部門規范化水資源的披露要求,督促A股上市公司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實踐。我們建議及時開展用水情況分析,完善管理措施,以適應相關披露要求,在滿足監管的同時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資料:
1.GRI 303: Water and Effluents 20182.《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4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3.《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7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4.《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1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